幼儿园保护自己教案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,通过趣味活动掌握基本安全技能,如扶、撑、躲**等动作,熟记紧急电话,并学会拒绝陌生人接触隐私部位。以下是具体实施方案:
-
基础动作训练
通过故事(如《小猴学本领》)和游戏(如独木桥行走、沙包躲闪)教授幼儿扶墙保持平衡、双手撑地护头、快速躲闪等技能,适用于户外活动防摔倒、碰撞等场景。 -
紧急场景模拟
利用视频和角色扮演演练危险情境:- 走失时:大声呼救或拨打110/父母电话;
- 火灾时:用湿毛巾捂口鼻、拨打119;
- 陌生人敲门:拒绝开门并告知家长。
-
隐私保护教育
通过贴纸游戏和绘本认识隐私部位,强调“别人不能随便触碰”,并练习用语言拒绝(如说“不行!”)。 -
日常安全规则渗透
结合晨检、红绿灯游戏等,强化不玩危险品(剪刀、插座)、上下楼梯扶栏杆、远离水火等习惯。 -
家园协同强化
布置家庭任务(如查找家中隐患),鼓励家长参与演练,确保教育效果持续。
提示:教案设计需符合幼儿认知水平,多采用互动游戏和正向激励(如颁发“安全小能手”证书),定期更新内容以覆盖新风险场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