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京租房需遵守严格的法规,核心规定包括禁止群租、押金不超过1个月租金、短租房区域限制等,旨在保障租赁双方权益与居住安全。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:
-
房屋安全与结构要求
出租房屋必须符合建筑、治安及空气质量标准,禁止打隔断或出租非居住空间(如厨房、阳台)。人均居住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,每个房间最多住2人(集体宿舍除外),违者面临高额罚款。 -
租金与押金监管
押金不得超过1个月租金,且需第三方托管;单次收取租金不超过3个月,超收部分纳入监管。退租后,剩余押金需在3个工作日内退还,防止资金滥用。 -
短租房与区域限制
首都功能核心区禁止短租房,其他区域需符合小区管理规约或取得整栋业主同意。短租需核验租客身份并即时登记,违者最高罚款50万元。 -
合同备案与登记
租赁合同需在30日内备案,出租人需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公安登记。通过官方平台签约可自动备案,简化流程。 -
特殊群体保障
新毕业大学生可申请专项租赁房源,2025年计划新增4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,公租房优先覆盖低收入家庭。
提示:租房前务必核实房东资质、房屋产权及合同条款,通过正规平台交易以降低风险。政策动态可通过北京市住建委官网查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