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需遵循协商签约、股东表决、变更登记等核心流程,且需注意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及税务合规问题。
-
协商与签约:转让双方需就股权数量、价格、支付方式等达成一致,签订书面协议。协议内容需符合《公司法》及公司章程,明确权利义务与违约责任。
-
股东表决与优先权:目标公司需召开股东会审议转让事项,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方可进行。若其他股东主张优先购买权,需按同等条件优先受让。
-
变更登记:完成协议后,需向工商部门提交股东会决议、章程修正案等材料,办理股权变更登记。记名股票需背书并更新股东名册,无记名股票交付即生效。
-
税务处理:股权转让需缴纳印花税(0.05%),若存在溢价还需缴纳个人所得税(20%)或企业所得税(25%)。平价或低价转让可能免税,但需符合税务规定。
-
特殊限制:发起人股份一年内不得转让;董事、监事等高管在职期间每年转让不得超过持股25%,离职后半年内禁止转让。
转让完成后,公司需同步更新内部文件(如股东名册)。建议通过产权交易机构托管股权以降低风险,并确保全程合法合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