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车吊装作业安全管控的核心在于“人、机、环、管”四维协同: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并定期复训,设备必须定期检查且严禁超载,作业环境需排除障碍物与恶劣天气干扰,管理上需落实方案预审、信号统一、应急演练等制度。
-
人员资质与培训
吊装作业人员(司机、司索、指挥)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,定期接受安全复训和应急演练。指挥人员需全程佩戴标识,使用标准化信号,确保沟通零误差;操作人员需熟悉设备性能,严格执行“十不吊”原则(如超载不吊、捆绑不牢不吊等)。 -
设备检查与操作规范
- 每日作业前检查:包括吊钩防松装置、钢丝绳磨损、制动器性能等,确保设备无隐患。
- 严禁超负荷作业:起吊前需试吊10cm确认平衡,双机抬吊时单机负荷不得超过额定值的80%。
- 技术防护:大型作业需配置实时监控系统,异常时自动报警。
-
环境与现场管理
- 警戒区域:设置安全标识并专人值守,吊臂旋转半径内禁止站人。
- 气象条件:风力≥6级、大雾或暴雨时停止作业,夜间需充足照明。
- 地面要求:场地平整坚实,支腿不得停放在斜坡或软硬不均处。
-
流程标准化与应急响应
- 方案预审:超过40吨的吊装需专家论证方案,明确吊点、路径和应急预案。
- 信号统一:多机协作时需指定总指挥,动作同步且保持5米以上安全间距。
- 突发处理:设备异常立即停机断电,高空坠落风险需提前设置溜绳固定。
提示:安全管控需贯穿吊装全生命周期,从资质审核到作业收尾(如吊钩归位、断电记录),任何环节疏漏都可能引发事故。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并更新管控措施,是持续降低事故率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