吊装作业的安全措施需从设备检查、操作规范、环境管理等多方面入手,确保作业过程安全可控。以下是综合权威信息后的核心要点:
一、设备与工具检查
-
吊具与设备检查
起重吊具(吊钩、钢丝绳、U型环等)需确认无断丝、滑丝或磨损,吊索具安全系数需符合规范。
-
临时吊具管理
临时吊耳焊接强度必须达标,材质与被吊物匹配,避免使用有缺陷的吊索具。
二、绑扎与固定要求
-
绑扎方式
优先采用“锁”式绑扎而非“兜”式,确保绑扎牢固可靠。
-
尖锐棱角防护
被吊物棱角需垫木或专用防护材料,防止吊索具割断。
三、作业环境与站位管理
-
危险区域规避
作业时远离吊杆下、吊物下方、起吊前区及导向滑轮三角区等危险区域。
-
环境条件限制
雨雾天、6级以上大风或能见度低时禁止作业,夜间需充足照明。
四、指挥与操作规范
-
指挥与信号
专人统一指挥,使用明确信号(如旗语、哨声),所有人员需熟悉操作规程。
-
试吊与故障处理
正式起吊前必须试吊,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并排除故障,严禁超负荷作业。
五、人员防护与安全管理
-
个人防护
佩戴安全帽、安全带等防护用品,高空作业设置防护栏。
-
作业许可与监护
大型吊装需审批施工方案,设置警戒线并配备监护人员,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。
六、其他注意事项
-
防误操作
严格核对吊物重量、尺寸与设备承载能力,避免多任务干扰。
-
设备维护
作业后及时检查吊索具、设备状态,确保归位存放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有效降低吊装事故风险,保障作业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