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生旷课5次是否会被开除取决于学校规定和累计旷课学时,通常情况下单次5次旷课不会直接导致开除,但可能面临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,并影响评奖评优资格。
旷课是大学常见的管理问题,其后果与次数、学时关联紧密。多数高校采用“累计学时”而非单纯次数判断处分等级。例如,湖南工业大学规定,累计旷课10-1**时给予警告处分,20-2**时为严重警告,而累计50学时以上才可能面临开除。若单次旷课5次(按每天5学时计算为1天),虽未触及开除门槛,但可能触发院级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。
旷课处分的直接后果包括学分损失和评优资格受限。旷课5学时以上将取消该学期评奖资格,超过10学时甚至失去助学金参评资格。此类记录还会在综合测评中扣分,进而影响奖学金、党员资格等荣誉竞争。部分高校将旷课与保研、就业推荐挂钩,长期缺勤可能导致资格取消。
不同学校对旷课的容忍度存在差异。部分院校将旷课与学籍管理直接捆绑,如累计旷课达40-4**时给予留校察看处分,50学时以上报校长办公会讨论开除。若学生未履行请假手续擅自离校,即使实际出勤率正常,仍可能按旷课累计计算学时。若因旷课受过两次校级处分且情节严重,存在被开除风险。
为避免处分,建议大学生合理规划时间并提前请假。若遇特殊情况(如疾病、突发事件),需第一时间联系辅导员并提供证明。部分高校将劳动实践纳入考核体系,累计被批评3次以上将取消班级评优资格,间接关联个人学业评价。过度旷课不仅影响学术积累,还可能影响毕业资格或档案记录。大学生应重视出勤管理,以免因小失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