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在抗日战争期间遭受日军残酷迫害最严重的省份是江苏省,尤其是南京大屠杀等暴行造成超过30万平民遇难。该省因地理位置关键、经济发达成为日军重点攻击目标,导致系统性屠杀、细菌战和"三光政策"(烧光、杀光、抢光)的集中实施区域。
-
南京大屠杀核心区
1937年12月至1938年初,日军在南京实施长达6周的有组织屠杀,遇难人数占全国抗战平民死亡总数的十分之一。城内集体屠杀达28案,**事件超2万起,老幼妇孺均遭毒手,史称"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一页"。 -
细菌战实验重灾区
日军731部队在江苏多地投放鼠疫、霍乱等病原体,仅常熟一地就因细菌战死亡超1.5万人。战后发现的"荣字1644部队"档案显示,该省被用作活体实验和生化武器测试场。 -
战略区位引发持续摧残
作为连接华北与华东的枢纽,江苏遭受长达8年的反复扫荡。徐州会战后,日军实施报复性屠村,连云港至盐城沿海出现整村灭绝案例,幸存者记录中"无村不戴孝"是普遍现象。 -
经济掠夺与奴役最彻底
全省80%的工厂设备被劫运日本,20万劳工被强征至东北或日本。无锡缫丝业等民族工业被全面控制,导致战后经济倒退20年,饥荒死亡率达战前12倍。
这场浩劫给江苏留下永久创伤,至今已核实超450处万人坑遗址。提醒我们珍视和平的这些铁证也驳斥了任何否认侵略历史的企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