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全面振兴十年规划方案以科技创新、城乡融合、产业升级为核心,通过“五大振兴”系统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,目标是到2035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决定性进展,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。
-
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:规划强调以智慧农业、智能农机、良种繁育为突破口,推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%,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5.4%。例如,新疆玛纳斯县推广番茄移栽机,河南尉氏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,实现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双提升。
-
城乡融合与分类施策:优化城乡发展格局,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,强化县城辐射带动能力。东部发达地区及中西部条件成熟区域将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,到2027年形成阶段性成果。
-
产业全链条升级:构建“土特产”主导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,发展种养业、休闲旅游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。目标包括行政村快递覆盖率95%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80%,并推动新能源汽车、绿色家电下乡,激活农村消费市场。
-
人才与生态双轮驱动: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,年均培训500万人次,吸引青年返乡创业;同步推进农业绿色转型,推广免耕播种技术,降低碳排放,实现生态宜居与产业兴旺良性循环。
-
组织保障与长效治理:深化土地制度改革,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,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,推广“枫桥经验”化解矛盾,确保政策落地不搞“一刀切”,杜绝****。
未来十年,乡村全面振兴将依托科技赋能、制度创新与农民主体参与,逐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