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全面振兴的六个方面综合了国家战略与地方实践,具体内容如下:
一、产业振兴
-
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:推动农业由“增产导向”转向“提质导向”,构建现代化产业、生产、经营体系。
-
政策支持 :延长土地承包期至30年,促进规模化经营,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。
-
产业融合 :发展休闲农业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,形成产业与人才、资金的良性循环。
二、人才振兴
-
人力资本开发 :培养新型职业农民(如“绿领”),通过培训10万人、选拔创业合伙人等措施,构建人才汇聚的生态。
-
吸引回流 :改善农村教育条件,提供文化活动,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。
三、文化振兴
-
思想道德建设 :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,保留传统乡土文化,提升农民精神风貌。
-
公共文化服务 :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,推广特色文化,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。
四、生态振兴
-
绿色发展理念 :治理农村突出环境问题,推动农业绿色转型,建设生态宜居乡村。
-
生态保护 :落实生态发展理念,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,提升生态服务功能。
五、组织振兴
-
治理体系现代化 :建立党委领导、政府负责、社会协同的乡村治理机制,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。
-
制度保障 :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,创新投融资机制,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。
六、安全保障
-
粮食与生态安全 :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.1亿亩、产量825亿斤以上,实施种业振兴行动。
-
社会稳定与文化保护 :维护农村社会和谐,保护传统文化,防范化解社会风险。
补充说明
-
战略统筹 :基于新型工业化、城镇化协同发展,破除城乡二元结构,形成工农互促、城乡互补的格局。
-
分类推进 :根据区域差异和村庄特点,制定差异化振兴方案,衔接脱贫地区全面振兴。
以上六个方面相互关联、协同推进,共同构成乡村全面振兴的系统性框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