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共经历了 四代 ,各阶段特点如下:
-
第一代: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(1946-1958年)
以单主机为中心,通过通信线路连接终端设备(如打字机、显示器),实现远程访问。典型代表为早期的ARPANET,但此时网络对用户不透明,存在主机负担重、通信费用高的问题。
-
第二代:计算机通信网络(1958-1964年)
多台计算机通过线路互联,形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结构。ARPANET是这一阶段的代表,标志着计算机网络从单机系统向多机互联的转变,但缺乏统一标准,网络不透明。
-
第三代:计算机互联网络(1964-1980年)
采用标准化协议(如OSI七层模型)和开放体系结构,实现不同厂商设备互联。以太网、剑桥环网等技术的出现,推动了局域网(LAN)的成熟,网络对用户逐渐透明。
-
第四代: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(信息高速公路,1990年代至今)
以千兆位传输速率为主,支持多媒体和智能化应用,形成全球性的互联网。局域网技术成熟,网络服务对用户高度透明,标志着计算机网络向综合化、高速化发展。
总结 :计算机网络从第一代的终端系统逐步演变为第四代的全球互联网,经历了标准化、高速化、智能化的重大变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