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子计算机经历四代划分的依据是 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元件 。具体划分如下:
-
第一代(1946-1958年)
采用真空电子管作为主要逻辑元件,体积大、耗电多、可靠性低。
-
第二代(1958-1964年)
晶体管取代真空管,计算速度和效率显著提升,体积缩小。
-
第三代(1964-1970年)
中、小规模集成电路(LSI)应用,进一步集成逻辑元件,性能和可靠性增强。
-
第四代(1970年至今)
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(VLSI)普及,计算机体积大幅减小,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大幅提升。
总结 :四代划分的核心依据是电子元器件的演进,从真空管到集成电路的逐步升级,推动了计算机性能的跨越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