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算机的发展传统分代方法如下:
一、第一代计算机(1946-1958年)
-
核心元件 :真空电子管
-
特点 :体积庞大、功耗高、可靠性差,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计算。
-
代表机型 :ENIAC、UNIVAC。
二、第二代计算机(1958-1964年)
-
核心元件 :晶体管
-
特点 :体积缩小、能耗降低、运算速度提升(每秒数10万次),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。
-
代表机型 :IBM 700系列、DEC PDP系列。
三、第三代计算机(1964-1971年)
-
核心元件 :中小规模集成电路(IC)
-
特点 :进一步小型化、稳定性增强,引入操作系统和高级编程语言(如FORTRAN、COBOL)。
-
代表机型 :IBM System/360、DEC VAX。
四、第四代计算机(1971年至今)
-
核心元件 :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(VLSI)
-
特点 :性能飞跃、成本降低,推动个人计算机普及,形成现代信息技术基础。
-
代表机型 :IBM PC、苹果Macintosh。
补充说明 :
-
第五代计算机以人工智能、互联网和移动计算为特征,但传统分代方法通常以第四代作为划分终点。
-
不同来源对“第三代”和“第四代”的定义可能略有差异,但核心技术变化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