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以核心元器件的革新为标志,电子管、晶体管、集成电路、大规模集成电路分别引领了技术飞跃,推动计算机从庞然大物演变为现代智能设备。
-
电子管时代(1946-1957年)
第一代计算机依赖真空电子管作为核心元件,体积庞大、功耗极高,运算速度仅每秒数千次,仅限军事和科学计算。 -
晶体管时代(1958-1964年)
晶体管取代电子管,体积缩小百倍,速度提升至每秒百万次,高级语言(如FORTRAN)和操作系统雏形出现,应用扩展到工业控制。 -
集成电路时代(1965-1970年)
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将数百个元件集成到硅片上,计算机进一步微型化,速度达每秒千万次,操作系统成熟,文字处理和图形应用兴起。 -
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(1971年至今)
单芯片可集成数十亿晶体管,计算机进入微型化和智能化阶段,从个人电脑到移动设备,渗透至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。
理解这四个阶段的关键元器件,不仅能把握技术演进脉络,更能预见未来量子计算、生物芯片等突破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