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G4轴编程的核心在于合理设置加工坐标系、选择正确刀具路径策略以及优化后处理参数。通过实例演示可快速掌握多轴联动加工技巧,提升复杂曲面零件的加工效率与精度。以下是具体操作步骤:
-
坐标系设定
创建加工坐标系时需与机床第四轴旋转中心重合。在UG中通过"几何视图"建立新坐标系,将ZC轴与旋转轴对齐,确保B轴旋转时刀具路径不发生偏移。对于圆柱类零件,建议采用"圆柱坐标系"模式。 -
刀具路径规划
- 粗加工选用"可变轴轮廓铣",设置刀轴控制为"远离点"模式,切削步距控制在刀具直径的70%
- 精加工采用"多轴曲面轮廓铣",通过"驱动方法"中的"流线"选项生成顺滑刀路,侧倾角建议15°-30°
- 钻孔操作需启用"周期钻孔"功能,自动匹配第四轴旋转角度
-
后处理关键参数
在POST BUILDER中校验第四轴角度限制(通常±360°),添加"G93"极坐标指令。对于联动程序需检查:- 旋转轴与线性轴插补指令是否匹配
- 刀尖跟随功能是否激活
- 进给率单位统一为毫米/分钟
-
碰撞避让技巧
在"刀轨可视化"中开启碰撞检查,特别关注:- 刀具夹持器与工件的干涉
- 旋转轴极限位置的机床结构干涉
- 建议预留2mm安全距离
实际加工前务必进行刀路模拟,重点验证第四轴旋转时的连续性。建议从简单圆柱铣削开始练习,逐步过渡到叶轮等复杂曲面加工。掌握坐标系转换原理与多轴联动参数逻辑后,可显著减少实际加工中的调试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