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国内能够生产7纳米芯片的企业主要是中芯国际(SMIC),该公司在2022年宣布实现7纳米工艺的小规模量产,成为中国大陆首家突破该制程的芯片制造商。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也具备7纳米芯片的设计能力,但依赖外部代工生产。
1. 中芯国际的技术突破
中芯国际通过自主研发的N+2工艺实现了7纳米制程,虽然良率和产能仍落后于国际领先水平,但标志着中国在先进制程领域的重大进展。该技术可用于高性能计算、5G通信等领域的芯片生产。
2. 海思半导体的设计能力
华为海思早在2019年就推出了基于7纳米工艺的麒麟990芯片,但受限于美国制裁,目前无法由台积电代工,转而寻求与国内厂商合作。
3. 其他国内厂商的进展
- 华虹半导体:专注于成熟制程,尚未涉足7纳米。
- 长江存储/长鑫存储:主攻存储芯片,暂未进入逻辑芯片先进制程。
4. 面临的挑战
- 设备限制:EUV光刻机被禁运,影响7纳米及更先进工艺的发展。
- 生态链薄弱:国内半导体材料、IP核等配套产业仍需提升。
中国在7纳米芯片领域已取得突破,但量产规模和良率仍需提升,未来需加强产业链协同和技术自主创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