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芯片研发起步较早,但高端技术发展较晚。以下是关键时间节点:
-
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
-
1955年北京大学开设中国最早半导体课程,培养早期人才。
-
1957年王守武兄弟研制出中国首颗锗合金晶体管,比美国晚10年。
-
-
集成电路突破
-
1979年成功量产4K DRAM,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
-
1984年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研制出首块集成电路DTL逻辑芯片。
-
-
光刻机技术进展
-
1972年武汉无线电元件三厂完成《光刻掩模版制造》研究,标志着光刻工艺起步。
-
1965年中国科学院研制出65型接触式光刻机,比日本、荷兰同期产品早10年。
-
-
产业化与市场突破
-
2001年“星光一号”芯片问世,成为首款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门级影像芯片。
-
2004年华为海思成立,专注手机处理器等核心技术的研发。
-
总结 :中国芯片研发在基础技术(如晶体管、DRAM)方面起步较早,但高端光刻机、CPU等核心设备仍依赖进口。近年来通过政策支持和企业努力,芯片产业逐步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