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1日起,我国将实施多项新规,涉及养老、金融、消费等领域,核心变化包括:养老机构预收费周期限制为12个月、中央厨房国家标准生效、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强化等。这些规定旨在提升行业透明度、保障民生权益,同时为相关企业提供合规指引。
-
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
新规明确养老服务费预收周期不得超过12个月,单个老年人押金上限为月床位费的12倍,并要求资金通过银行第三方存管,避免资金滥用风险。此举将减少老年人消费纠纷,促进行业良性发展。 -
中央厨房标准化管理
首批中央厨房国标《建设要求》和《运营管理规范》实施,从选址、加工流程到食品安全追溯提出细化要求,例如加工区需明确功能分区、设备须符合安全标准。这将提升餐饮连锁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,减少食品浪费。 -
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规范
高频交易需向监管机构报备账户及交易策略,交易所将对异常交易实时监控。新规强调公平性原则,防止算法交易扰乱市场秩序,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。 -
定量包装商品标识优化
修订后的《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验规则》要求净含量标注清晰醒目,禁止误导性包装设计。例如,主展示面文字需与背景色对比鲜明,数字标注不超过3位有效数字,方便消费者识别。 -
军人抚恤优待升级
新修订条例增加功勋荣誉获得者遗属的抚恤金,并简化残疾等级评定流程,例如允许补办评定。通过优化服务程序,强化对军人群体的保障力度。
提示:企业需及时调整运营策略,例如养老机构应优化收费模式,餐饮企业需对照国标整改中央厨房流程。个人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新规细则,确保权益不受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