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份蚊子就开始活跃了! 随着气温回升,蚊子通常在每年4月出现,8月中下旬达到高峰,其繁殖依赖水源且能传播登革热等疾病,需提前做好防蚊措施。
-
活动规律与气候关系
蚊子对温度敏感,当气温稳定在16℃以上时开始吸血活动,10℃以下进入冬眠或产卵越冬。4月气候转暖,越冬蚊卵孵化或成蚊复苏,成为当年蚊群“始祖”。 -
繁殖特点与风险
蚊子的卵、幼虫、蛹阶段均需积水环境,如地漏、花盆托盘等微小积水处即可孳生。其叮咬不仅扰民,更可能传播登革热、疟疾等疾病,全球每年因蚊媒病死亡超70万人。 -
科学防蚊建议
- 环境治理:翻盆倒罐、填平洼地,每周检查水生植物换水,阻断孳生地。
- 物理防护:安装纱窗纱门,使用蚊帐、电蚊拍,减少人蚊接触。
- 化学辅助:蚊香、电热蚊香液置于通风处,注意安全使用。
早春灭蚊能有效降低夏季蚊虫密度,4月正是清理环境、预防蚊害的关键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