蚊子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停止叮咬,当气温降至10℃以下时,其活动显著减少或进入休眠状态。不过,越冬蚊种(如库蚊、伊蚊)在寒冷环境中仍可能少量存活,偶尔在冬季温暖角落叮人。
-
蚊子的季节性活动规律
蚊子在4月随气温回升开始出现,6-9月为繁殖和叮咬高峰期,尤其7-8月因高温多雨达到密度峰值。9月后气温降低,蚊子活动逐渐减弱,11月后大部分蚊种停止繁殖,仅少数耐寒品种存活。 -
温度是决定性因素
蚊子活跃需气温维持在10℃以上,17℃以下叮咬行为大幅减少。冬季低温导致其代谢减缓,多数死亡或躲藏于墙缝、地下室等温暖处休眠。南方部分地区因气候温和,可能全年存在零星叮咬现象。 -
越冬蚊的潜在威胁
库蚊和伊蚊可通过成虫或卵的形式越冬,若冬季室内供暖充足,它们可能短暂复苏并叮咬。保持环境干燥、清理积水能有效减少越冬蚊存活率。
提示:即使进入冬季,也需留意室内角落或暖气附近的蚊虫,使用物理防蚊措施(如纱窗)更安全长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