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学危险品泄露应急处置需遵循快速疏散、个人防护、泄漏源控制、专业处理、事后监测五大原则,以减少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。以下是具体措施:
1. 迅速撤离并隔离现场
发现泄漏后,优先疏散无关人员至上风向安全区域,设置警戒线防止进入。若泄漏物易燃易爆,需切断电源、火源,避免引发爆炸。
2. 佩戴专业防护装备
处置人员必须穿戴防化服、护目镜、防毒面具及耐腐蚀手套,避免皮肤或呼吸道直接接触有害物质。根据泄漏物性质选择防护等级,如酸性物质需防酸服。
3. 阻断泄漏源并控制扩散
关闭阀门、修补容器破损处以切断泄漏源。对液体泄漏,可用沙土、吸附垫围堵;气体泄漏需启动通风系统稀释浓度,或喷洒中和剂(如氨水处理氯气)。
4. 分类处理泄漏物
- 酸碱类:用对应中和剂处理,如碳酸氢钠中和硫酸;
- 可燃物:使用干粉灭火器扑救,严禁用水(遇水反应物质除外);
- 有毒挥发物:吸附后密封转移,交由专业机构处置。
5. 彻底清理与后续监测
清理工具及污染物须按危险废物规范封装标识。处置后需监测空气、土壤及水质,确认无残留危害,并记录事件全过程用于复盘改进。
化学危险品事故的处置效果依赖事前预案与定期演练。企业及机构需配备应急物资并培训人员,确保事故发生时能高效响应,最大限度降低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