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房用电安全整改措施的核心在于系统排查隐患、规范设备使用、强化人员培训,并通过制度保障长效安全。重点包括:禁止私拉乱接电线、定期检查老化线路、统一管理大功率设备、设置应急断电措施,同时需结合医疗场景特殊性,确保急救设备供电不受影响。
-
全面排查电气隐患
重点检查插座松动、导线外露、配电箱周围堆放杂物等风险点,确保电气设备与可燃物保持0.5米以上间距。金属外壳设备需严格接地,插线板必须为“三证”合格产品,禁止使用劣质或非标电器。 -
严格管控大功率设备
病房内严禁使用电磁炉、电水壶等非医疗电器,医用床头电源仅限抢救设备使用。特殊区域需用电炉时,须专人监管并配备防火设施。建议在公共区域集中设置微波炉等设备,由医院统一管理。 -
规范日常操作流程
电器使用需遵循“先关设备后拔插头”原则,避免带负荷操作引发火花。医疗设备应远离潮湿环境,下班后及时关闭非必要电源。发现设备异常(如异味、高热)需立即停用并报修。 -
强化应急与培训机制
制定病房断电应急预案,确保疏散通道畅通,优先保障生命支持设备供电。定期开展医护人员安全用电培训,重点普及电气火灾扑救方法及急救设备切换操作。
提示:整改需结合医院电力系统整体规划,定期复检并更新老化设备,同时通过张贴警示标识、患者宣导等方式提升全员安全意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