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30天出勤天数计算工资是否合法,需结合劳动合同约定与法定标准综合判断。关键点在于:若合同明确约定且计算基数合理(如不低于21.75天折算的日工资),则合法;反之,若变相降低劳动者实际所得或忽略法定计薪天数(21.75天),则涉嫌违法。
-
法定计薪天数与合同约定的关系:我国法定月计薪天数为21.75天(计算公式:),用于计算日工资。若企业按30天计算,需确保日工资标准不低于法定值(如月薪5000元时,30天计算的日工资元需与21.75天的元实际等价),否则可能损害劳动者权益。
-
特殊情况处理:存在加班、法定节假日时,按30天计算可能导致加班费基数偏低(如休息日加班应支付2倍工资,基数若按30天算会减少实际金额),此时需按21.75天核算以保障合法性。
-
协商与**途径:若劳动者发现工资被不合理克扣,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调整计算方式;协商无果时,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,要求按法定标准补足差额。
总结:合法性取决于实际计算方式是否公平透明。建议劳动者核对劳动合同条款与工资明细,确保权益不受侵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