疲劳驾驶的应对措施需从预防、干预和恢复三个阶段综合实施,确保行车安全。以下是具体策略:
一、预防措施
-
保证充足睡眠
驾驶前至少保证7-8小时高质量睡眠,避免熬夜或连续工作超8小时。
-
科学安排行程
-
避免夜间(凌晨2-5点)和午后3-4点易困时段驾驶;
-
长途驾驶每2小时休息15-20分钟,连续驾驶超4小时需停车20分钟以上。
-
-
优化驾驶环境
-
调整座椅、保持车内通风,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;
-
使用腰垫、颈枕,减少肌肉疲劳。
-
二、干预措施
-
及时发现疲劳信号
出发前若出现眼皮沉重、频繁打哈欠、注意力不集中等,应立即休息。
-
采取快速提神方法
-
适当活动身体(如拉伸、深呼吸);
-
通过听节奏明快的音乐、涂抹清凉油或嚼口香糖提神(音量需控制)。
-
三、恢复措施
-
服务区休息与活动
-
高速公路每3服务区进1休息,夜间驾驶每2小时休息1次;
-
下车活动腰腿、颈肩肌肉,缓解疲劳后再上路。
-
-
饮食与饮品调整
-
避免过饱或油腻食物,选择均衡营养餐;
-
适量饮水,避免因脱水疲劳,驾驶中减少饮水以防频繁停车。
-
特别提示 :若出现持续困倦、头晕等严重症状,应立即停车休息或寻求医疗帮助,切勿强行驾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