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园隐患排查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,每周开展专项排查,并在重大活动、自然灾害前后增加临时检查。关键要点包括:日常小排查覆盖用电、玩具等细节,月度大排查聚焦建筑、消防等系统性风险,同时需建立台账记录和即时整改机制。
分点展开论述:
-
基础排查频率
教师需每日检查活动区域安全(如插座稳固性、玩具尖锐边角),厨房工作人员每日排查食品卫生与燃气设备。每周专项检查重点包括大型玩具螺丝松动、消防通道畅通性等。 -
系统性全面排查
每月组织一次覆盖全园的综合检查,涉及校舍结构、围墙警示标志、电路老化等,台风汛期等特殊时段需临时加查。部分幼儿园要求学期初/末额外进行安全评估。 -
应急与记录机制
发现隐患需分类处理:轻微问题现场整改(如更换损坏开关),重大风险上报职能部门。所有检查需详细记录,包括整改时限和责任人。
末段提示:
幼儿园需结合自身规模灵活调整排查节奏,重点培养教职工安全意识和排查技能,同时通过演练强化应急响应能力,构建“预防-整改-复盘”闭环管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