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8年九江决堤最终通过“沉船堵口”的抢险方案成功封堵,创造了中国抗洪史上的经典案例。关键亮点包括:调用千吨级货轮沉船截流、军民协作昼夜奋战、独创“钢木土石组合坝”技术。
1. 决堤险情与决策
九江长江大堤在8月7日因长期高水位浸泡突然溃决,缺口迅速扩大至60米,洪水直接威胁城区。国家防总紧急研判后,采纳了水利专家提出的“沉船堵口”方案,通过船只自重和沙石配重截断水流,为后续封堵创造条件。
2. 沉船截流的关键行动
8月9日,抢险队伍征用一艘1500吨级煤驳船“甲21025”,装载石块后精准沉入决口处,大幅减缓流速。随后又陆续沉入7艘小型船只,形成拦水屏障。这一举措为后续施工争取了宝贵时间,避免了传统沙袋被激流冲走的困境。
3. 钢木土石组合坝技术
在沉船基础上,军民协作采用“钢木框架+土石填充”的创新工艺:
- 钢管打桩:在决口两侧打入密集钢管固定结构;
- 木排护坡:用木排和棉絮堵塞缝隙减少渗透;
- 分层填石:逐步投掷沙袋、碎石加固坝体。
5天内累计投入兵力2.4万人次,耗材8万吨,最终于8月12日完成合龙。
4. 后续加固与经验总结
堵口后迅速对整段堤防进行混凝土防渗墙施工,并推广“沉船+框架技术”到全国防汛体系。此次抢险凸显了应急响应速度与技术突破的结合,成为抵御特大洪水的标志性范例。
九江决堤的成功封堵证明,面对自然灾害时,科学决策、技术创新与集体协作缺一不可。这一经验至今仍为防洪工程提供重要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