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坑检查记录表是施工过程中确保基坑安全的关键文档,填写规范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验收。 其核心要点包括数据准确性、检查项目完整性和多方签字确认。以下从内容、格式及注意事项分点展开:
-
核心数据填写
记录表需明确标注基坑位置、基底尺寸、标高、边坡坡度等设计参数,并与实际开挖数据对比。例如,基底超挖深度、坡顶堆载情况需如实记录,避免遗漏关键项如“表面平整度偏差值”。 -
检查流程规范
检查结论需由施工员、质量员、监理等逐级签字确认,并附勘察单位鉴定意见。例如,记录表中应包含“土质与地质报告相符性”“支护结构变形监测结果”等专业评估。 -
格式与时效性
采用标准化表格(如Excel或PDF模板),分栏填写“设计值”与“实测值”,日期精确到检查当日。例如,某范本中“检查日期”与“结论签署日期”需逻辑一致,避免时间矛盾。 -
风险项重点标注
对排水措施、临边防护、机械操作等高风险项需单独列检,如“坑边荷载是否符合安全距离”“照明设备是否充足”,并记录整改结果。
总结:填写基坑检查记录表需结合现场实际与规范要求,确保数据可追溯、责任可倒查。建议施工前熟读地方标准模板,定期归档备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