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参加比赛所加的分数主要体现在综合测评加分中,这对奖学金评定、保研资格获取及评优评先等都有重要作用,且不同类型竞赛加分不同。
参加比赛加分通常属于综合测评的一部分,在评定奖学金时,成绩一般占比70%,综合加分占30%,这一部分占比虽小但差距往往由此拉开,且很多学校明确规定综合测评排名靠前才有资格参与奖学金评选。具体加分情况因学校、专业及比赛级别而异,以下是详细介绍。
大学比赛中,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类大赛加分很可观。像“互联网 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、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,级别越高加分越多,国家级比赛通常高于省级,省级又高于校级。例如某些学校规定,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奖可获得5 - 10分不等的加分,而省级可能只有2 - 5分。英语语言技能类比赛,如“外研社·国才杯”全国英语阅读大赛等也会加分,依据比赛级别和获奖情况确定,加分在1 - 5分左右。数学类竞赛,像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,加分规则类似,国家级获奖加分可能达5 - 8分,省级2 - 5分。综合类竞赛,如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、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等,加分一般在1 - 3分。部分学校还有特定加分政策,比如学生发表论文、获得专利等也有对应加分。不同专业和学校在加分细则上会有差别,建议提前了解本校《学生手册》或咨询辅导员。
在准备比赛时需注意规则,避免踩“红线”,比如挂科会直接失去奖学金评选资格,迟到旷课、受处分等也会影响综合测评。应合理安排时间,确保学习成绩的同时积极参加含金量高的比赛,积极组队参赛,注重跨专业合作,并且提前规划赛事周期,避免与重要考试冲突。同时多关注学校官网和班群消息,及时获取加分资讯,重要材料做好备份。大学生参加比赛除在综合测评中加分外,也能积累经验、拓展人脉、丰富简历,对未来发展益处颇多,应积极把握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