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“3+1+2”模式是指考生需参加语文、数学、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(“3”),在物理或历史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(“1”),再从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学中选2门再选科目(“2”)。该模式打破传统文理分科,提供12种组合选择,总分750分,突出基础学科作用的同时赋予考生更大自主权,并采用“原始分+等级赋分”的计分方式。
-
科目构成与分值
全国统考科目(语文、数学、外语)每科满分150分,按原始分计入总分;首选科目(物理/历史)满分100分,以原始分计入;再选科目(四选二)满分100分,通过等级转换赋分后计入。等级赋分确保不同科目成绩可比性,避免因难度差异导致不公平。 -
12种选科组合
考生可根据兴趣、特长及目标专业要求自由搭配科目,例如“物理+化学+生物”偏理工,“历史+地理+政治”偏人文。这种设计既满足高校专业选拔需求,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。 -
与传统文理分科的区别
取消文理固定组合,数学不再分文理卷,所有考生使用相同试卷;再选科目实行等级赋分,解决科目间难度不均问题;录取时按物理类、历史类分别划线,体现学科基础性差异。 -
科学选科建议
需结合自身学科优势、职业规划及高校专业选考要求。例如理工类专业多要求物理,人文社科类可能限选历史;化学、生物学对医学专业尤为重要,地理则适合资源环境类方向。
提示: 新模式下选科直接影响高考竞争力与志愿填报范围,建议提前了解目标院校专业限制,并综合评估学习能力,避免盲目跟风或仅凭兴趣决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