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大学不仅设有考古系,还拥有全国领先的考古学科体系,涵盖本科至博士后的完整培养链,并创新推出“文物全科”定向培养计划,毕业生可直接进入基层文博单位就业。
-
学科历史与地位
山西大学考古学科始于1936年史学系的考古方向研究,1978年正式成立考古专业,是全国最早设立的13个考古学科之一。2019年增设革命文物方向硕博点,2022年升级为考古文博学院,考古学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山西省重点学科,并联合山西省文物局成立考古文博研究院,形成“1+3”田野考古实训基地布局。 -
专业设置与特色
学院下设考古学、文物与博物馆学本科专业,并开设全国唯一的“云冈学”二级学科。2022年首创“文物全科”定向培养项目,学生免学费并承诺毕业后入编基层文博单位,课程融合考古、文物建筑、博物馆等方向,实践占比达1.5年,已培养多批复合型人才。 -
科研与实践成果
学科拥有国家文物局团体发掘资质,参与发掘的兴县碧村遗址入选“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。科研方向覆盖史前至宋元明考古、科技考古等六大领域,建有云冈学研究院等省级平台,近三年承担国家级项目36项,经费超1900万元。 -
师资与就业优势
专职教师25人中含6名教授(3名二级教授),与北京大学、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深度合作。毕业生升学率近50%,就业方向包括考古所、博物馆及高校,文物全科生直接定向至县级文保单位,2024年招生106人覆盖全省76个县区。
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以扎实的学科基础、创新的培养模式和丰富的实践资源,成为华北地区考古教育与科研的重要基地,为中华文明探源和基层文保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