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
责任认定书出具后,双方仍可协商赔偿,但需注意协商的合法性、时效性及协议形式。具体如下:
-
协商的合法性
责任认定书仅对事故责任进行划分,不影响赔偿协商。双方可依据责任比例(如一方负主要责任则承担更大比例赔偿)就医疗费、误工费、护理费等具体项目协商金额。
-
协商的时效性
协商无明确时间限制,可在责任认定书签发后任何阶段进行。但需注意,协商应在法定期限内完成,避免因超期影响后续法律程序。
-
协商的程序与形式
- 协商主体 :事故双方或授权代表参与。 - 协商内容 :需明确赔偿项目(如医疗费、误工费等)及金额,依据实际损失和责任比例确定。 - 协议形式 :建议签订书面协议,明确赔偿方式、期限及履行义务,以保障双方权益并避免后续纠纷。
-
协商与诉讼的关系
若协商达成一致,可按协议执行;若协商不成,任一方可向法院起诉,由法院依法判决。诉讼过程中仍可尝试和解。
总结 :责任认定书是协商赔偿的重要依据,但协商需依法依规进行,确保协议合法有效。双方应本着诚实信用原则,尽量通过协商解决纠纷,以节省时间和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