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理工大学铜产业学院是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的标杆,以“创新驱动,产业报国”为核心,通过政校企深度合作,打造集人才培养、科研攻关、产业服务于一体的产教融合高地。其450亩智慧校园紧邻铜产业园区,依托江西铜业集团等龙头企业,突破“高纯超低氧精密铜管”等“卡脖子”技术,6年研发成果占据全球3C领域六成份额,并培养出理论与实践双优的复合型人才,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。
-
产教融合的“三向奔赴”模式
学院由江西理工大学、鹰潭市政府与江西铜业集团共建,形成“校方主导+政府支持+企业参与”的理事会架构。课程直接对接生产线,如李明茂教授常年驻厂解决40余家企业技术难题,学生张子恩未毕业即被贵溪冶炼厂录用,实现“入学即入职”的无缝衔接。 -
技术突围的“硬核科研”案例
朱志云教授团队研发的“超低氧分体式水平连铸法”,成本比日本真空法低30%,年产20亿元产值,助力耐乐铜业从空调红海转型3C蓝海。类似技术转化案例覆盖铜冶炼、智能制造等领域,累计孵化8个省级工程平台。 -
四链协同的育人体系
专业设置紧扣铜产业链需求,开设冶金工程、铜智能制造等方向,通过“双导师+双课堂”机制,让学生参与真实项目。2030年目标在校生5000人,师资博士占比超60%,确保“学的内容就是企业用的技术”。 -
“四色工程”的文化内核
院徽以铜的四种颜色象征“红色铸魂、金色活力、青色助力、白色质检”育人理念,呼应江西理工大学“志存高远,责任为先”的校训,培养兼具工匠精神与创新意识的新工科人才。
若需了解招生细则或技术合作,可访问学院官网或联系信江北大道58号校区。这座“铜”心协力的产业学院,正以智造为笔,书写中国铜工业的升级答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