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计算主要依据缴费年限、缴费基数、当地社平工资三大核心因素,采用基础养老金+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公式核算,特殊工种和军转干部等群体可享受额外补贴。具体计算方式如下:
-
基础养老金计算
以退休时上年度全省社平工资为基准,结合本人平均缴费指数(实际缴费基数与社平工资的比值)和缴费年限计算。公式为:
基础养老金 = 退休地上年度社平工资 × (1 + 平均缴费指数) ÷ 2 × 缴费年限 × 1%
例如:缴费30年、平均缴费指数1.5,社平工资8000元,则基础养老金为8000×(1+1.5)÷2×30×1%=3000元/月。 -
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
按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(含历年缴费本金及投资收益)除以计发月数确定。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,55岁为170个月。公式为:
个人账户养老金 = 个人账户总额 ÷ 计发月数
若账户余额20万元、60岁退休,则个人账户养老金为200000÷139≈1439元/月。 -
过渡性养老金(特殊人群适用)
针对1996年前参加工作且无个人账户的"中人",按视同缴费年限增发过渡性养老金,通常为社平工资×系数×年限。部分省份对高寒地区、井下作业等特殊工种还有5%-15%的额外比例上浮。 -
补贴与调整机制
军转干部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予以补足,高级职称人员可能享受地方性津贴。养老金每年根据物价涨幅和工资增长水平动态调整,2025年预计维持3%-5%的年增长率。
2025年养老金总额为三部分相加(基础+个人账户+过渡性),实际金额受地域、工龄、缴费档次等影响较大。建议提前通过社保官网测算工具输入个人数据获取精准结果,并关注下半年发布的省级具体调整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