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,全国除新疆、西藏外,所有省份均已取消一本、二本批次划分,合并为本科普通批次。这一改革是高考综合改革的核心内容,旨在打破高校分层标签,促进教育公平与资源均衡。以下从政策背景、实施范围及影响展开分析:
-
全面覆盖的省份名单
截至2025年,包括河南、陕西、内蒙古、四川、云南等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在内,全国29个省(区、市)均已完成合并。上海(2016年)、山东(2017年)等早期试点省份已积累成熟经验,而江西、甘肃等第四批省份于2024年跟进,2025年新增的8省(如河南、山西)最终实现全覆盖。 -
政策核心变化
合并后,原一本、二本线统一为本科线,但名校录取分可能更高。例如,河南2025年预测理科本科线为435分,而双一流院校实际录取分或超550分。志愿填报改为“院校专业组”模式(如河南设48个平行志愿),需考生更精准评估院校与专业实力。 -
深层影响与挑战
改革弱化了“批次歧视”,但加剧了信息差——考生需自行区分院校层次,滑档风险增加。高校竞争转向专业特色(如北京联合大学凭借1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吸引高分考生),倒逼高校提升教学质量。
提示:考生需关注目标院校近三年录取位次,结合“冲稳保”策略填报志愿,避免因批次合并盲目冲高。教育公平的推进,最终依赖于更透明的招生数据与科学的生涯规划指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