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历六月在古代有着丰富的雅称,主要源于气候特征、自然景象和民俗活动。最具代表性的包括荷月、伏月、焦月、荔月、暑月等,这些名称生动展现了六月的酷暑、荷花盛开、荔枝成熟等季节特点。
六月因三伏天的酷热被称为“伏月”或“焦月”,形象描绘了万物被烈日炙烤的景象。江南地区荷花盛开,赏荷活动盛行,故得名“荷月”或“莲月”。六月荔枝成熟,又有“荔月”之称。其他别称如“暑月”“溽暑”突显了闷热潮湿的气候,“天贶”则与六月初六的晒衣习俗相关。
这些雅称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,也体现了农耕文化与生活智慧的结合。若想深入了解传统历法或节气文化,不妨从这些别称入手,感受古人对时间的诗意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