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属于秋季,是北半球夏秋交替的关键月份,具有“季秋、暮秋、凉秋”等别称,气候特征为昼夜温差增大、降水减少,同时作为收获季与重阳赏菊的传统月份,兼具自然与人文双重意义。
-
天文与气象划分:按天文季节,北半球9月属秋季(秋分至冬至);气象学上,当连续5天平均气温≤22℃即入秋。我国大部分地区9月进入秋高气爽阶段,但南方部分地区仍残留夏季炎热,西南则因“华西秋雨”呈现阴雨特征。
-
文化与传统:农历九月称“菊月”“季秋”,是秋季最后一个月,重阳节登高、赏菊、吃糕的习俗延续千年。古诗文中“暮秋”“凉秋”等意象均指向9月萧瑟与丰收并存的独特氛围。
-
全球差异:南半球9月为春季,与北半球相反。即使在同一半球,沿海与内陆、平原与山区的入秋时间也可能相差数周。
提示:9月天气多变,建议根据所在地实际气候调整着装,并关注传统节庆活动体验秋日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