巢湖市于2011年撤销地级市建制后,原辖的一区四县被拆分至合肥、芜湖、马鞍山三市:
- 合肥市接收原居巢区(改设县级巢湖市)和庐江县,成为省会扩容的核心区域;
- 芜湖市获得无为县及和县的沈巷镇,强化沿江经济带实力;
- 马鞍山市管辖含山县及和县(不含沈巷镇),实现跨江发展战略。
拆分背景与区域优化
- 经济滞后与资源整合:原地级巢湖市经济总量长期居全省末位,拆分后各县依托合肥、芜湖等强市带动,GDP十年间增长超145%。
- 省会战略需求:合肥通过合并巢湖主体区域,突破地理限制,形成“大湖名城”发展格局,巢湖水域治理与交通建设加速。
- 长三角一体化推动:芜湖、马鞍山借助新增辖区,承接产业转移,无为县引入新能源企业,含山县转型智能制造。
拆分后的发展差异
- 合肥代管区域:县级巢湖市依托省会资源,建成区面积扩大至60平方公里,庐江县GDP增速领跑,成为合肥“南拓”枢纽。
- 芜湖管辖部分:无为县凭借港口优势升级为“新能源材料基地”,2024年GDP突破700亿元。
- 马鞍山整合区域:和县发展农旅融合,含山县聚焦工业升级,规上工业增速达8.6%。
总结
巢湖拆分是安徽区域经济优化的关键举措,三市协同效应显著。未来,原巢湖辖区将深度融入长三角,持续释放发展潜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