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合村并居政策的核心是优化农村资源配置、改善居住条件,同时强调“因地制宜”和“农民自愿”,并非强制搬迁。重点包括:1. 优先合并空心化、地质灾害村庄;2. 补偿升级为“现金+产权+股权”多元模式;3. 保留历史文化村、产业村等特色村庄;4. 新村配套医疗、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。
合村并居政策旨在解决农村“空心化”问题,通过整合分散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效率。例如,山东、安徽等地试点“平房换楼房”零差价置换,农民可自愿选择搬迁或保留原居。政策明确五类村庄可豁免合并,如人口密集的城郊村、有旅游产业的特色村等。补偿机制更加灵活,部分地区提供土地流转收益分配,确保农民长期权益。
搬迁后的新村建设注重现代化配套,集中建设学校、养老院等设施,但需注意老年人适应难题。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充分征求村民意见,避免“一刀切”,尤其需保护传统村落文化。例如,河南信阳等地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推进合并,确保程序透明。
未来,合村并居将更注重产业融合,如黑龙江星火村发展民俗旅游,带动就业。政策挑战在于资金落实与农民权益平衡,需持续完善监督机制。农民可通过核对补偿协议、参与村民会议维护自身利益。
提示:关注当地政府发布的实施细则,搬迁前务必确认产权归属与补偿条款,确保权益不受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