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上海潮汐时间表的核心信息可总结为:潮汐类型(大潮/中潮/小潮)、涨退潮时间与高度、赶海推荐时段及评分,具体数据因观测点(如吴淞、黄浦公园、芦潮港等)而异。例如,5月黄浦公园小潮日涨潮高度约2.3米,退潮最低0.6米;而芦潮港大潮日涨潮可达4.7米,赶海评分超80分更佳。以下为关键要点:
-
潮汐类型与活动建议:大潮日(如芦潮港4.7米高潮)适合赶海或观潮,中潮(吴淞3.5米)平衡安全与体验,小潮(黄浦公园2.3米)适合新手。赶海优先选择评分高的红色时段,如芦潮港15:00-19:00(82.5分)。
-
时间与高度精准查询:不同区域潮汐差异显著。吴淞1月退潮最低0.5米,涨潮3.5米;长兴5月干潮仅0.68米。需通过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数据或专业工具(如“潮汐表精灵”)定位具体日期和地点。
-
天气与安全提示:潮汐数据为天文预测,实际受台风、大雨(如黄浦公园5月气压1004hpa)等影响。建议结合实时天气和小浪(0.2米以下)条件调整行程,避免涨潮高峰期下海。
-
动态更新与工具使用:潮历APP提供15天预报,支持曲线图查看趋势。赶海时段通常为退潮开始后3-4小时,如中浚14:40-18:40(76.5分),需预留充足时间撤离。
规划2025年上海潮汐活动时,务必结合具体地点、潮型及实时环境,优先选择权威数据源,安全第一。赶海推荐大潮日高分时段,观潮则关注涨潮峰值前后1小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