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市2025年中考改革方案以“减负提质”为核心,通过普职比例调整、科目精简、校额到校全覆盖等举措,推动教育公平与素质教育发展。 其中,普高扩招3000人,总分由670分降至510分,计分科目减至6门,并首次实现所有初中校校额到校政策全覆盖,录取分数线降至430分。
-
科目与分值优化:考试科目仅保留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、道德与法治、物理、体育与健康6门,总分510分。历史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学改为考查科目,以等级呈现,减轻机械记忆负担。道德与法治实行开卷考试,物理实验操作占10分,强调实践能力。
-
招生政策调整:普高招生计划增至8.5万人,职业教育招生规模3.3万人,普职比例更趋合理。优质高中50%以上招生名额分配至初中校,促进教育资源均衡。跨区招生严格受限,仅向资源短缺区域倾斜。
-
校额到校全覆盖:2025年起,所有初中校学生均可参与校额到校,分数线较2024年降低140分,进一步保障教育机会公平。政策要求选拔流程透明化,接受社会监督。
-
考试安排简化:文化课考试时间由3天压缩至2天(6月24-25日),八年级完成地理、生物学业考试,九年级完成历史、化学考试,分散备考压力。
-
综合素质评价强化:道德与法治科目10分来自日常行为评价,体育70分中40分为过程性考核,引导学生全面发展。
提示:家长需关注志愿填报规则,合理规划升学路径,避免盲目追求跨区就读。改革旨在减少应试压力,但需警惕弱化非计分科目的倾向,做好初高中衔接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