残疾人指因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身体、智力、精神或感官功能长期受损,在社会参与中面临障碍的群体。我国通过《残疾人保障法》确立平等权利,提供康复、教育、就业、社会保障等政策支持,并推行无障碍环境建设。以下是关键知识点:
-
残疾分类与标准
分为视力、听力、言语、肢体、智力、精神和多重残疾七类,需通过专业机构鉴定并申领残疾人证。 -
核心权益保障
- 康复服务:免费或补贴性康复项目,如假肢适配、聋儿语训。
- 教育支持:义务教育阶段“零拒绝”,高等教育提供单考单招、加分政策。
- 就业扶持:企业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可减免税费,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。
-
重点政策福利
- 两项补贴: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护理补贴按月发放。
- 无障碍设施:公共交通、公共建筑需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。
- 税收优惠:个体经营可减免增值税、个人所得税。
-
社会融入支持
鼓励社区建立助残志愿服务,文化场所提供盲文导览、手语翻译等服务。
提示:残疾人可通过当地残联或政务平台查询具体政策,社会公众应主动消除歧视,共建包容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