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2024年底,我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(HIV)感染者/AIDS患者总数达135.5万例,其中HIV感染者74.98万例,AIDS患者60.52万例。2024年新增病例10.16万例,较2023年下降8%,但死亡人数增长7.4%至49.14万例,防控形势依然严峻。异性性传播占比73.4%,仍是主要传播途径,15岁以下感染者显著减少至214例,母婴阻断成效显现。
-
总体感染规模
现存活感染者中,HIV感染者与AIDS患者比例约为1.24:1,反映抗病毒治疗延缓了病情进展。累计死亡病例近50万例,提示疾病负担仍重。西南地区(如云南、广西)疫情集中,占全国新发感染的40%以上。 -
人群特征与趋势
- 性别差异:男性感染者占比显著,HIV感染者男女比3.2:1,AIDS患者达3.8:1。
- 年龄分布:15岁以下感染者同比减少,母婴传播病例仅93例,但老年群体感染率逐年上升。
- 高危人群:男男性行为者(MSM)占新增感染25%-32%,青年学生和流动人口风险突出。
-
传播途径变化
性传播占比超98%,其中异性传播主导(73.4%),同性传播稳定在25%。注射吸毒和母婴传播分别降至0.2%和0.1%,但耐药毒株和跨境婚姻带来新挑战。 -
防治进展与不足
新增病例下降和母婴阻断成功印证防控措施有效性,但死亡人数上升暴露治疗覆盖不足。部分地区检测资源分配不均,老年人和农村群体防治意识薄弱。
未来需持续加强性健康教育、扩大检测覆盖面,并优化抗病毒治疗服务。公众应警惕高危行为,主动检测,全社会协同才能有效遏制疫情扩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