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年
三支一扶政策最早可追溯至 2006年 ,由中央组织部、人事部等七部门联合启动,旨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、支农、支医和扶贫工作。
政策发展历程
-
政策起源
2006年2月,中央组织部、人事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、支农、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》,标志着该政策的正式实施。
-
实施时间调整
-
初期计划为 2009年 全面铺开,但实际工作可追溯至2006年。
-
近年进入第四轮(2021-2025年),每年选派约3.2万名大学生,累计目标16万名。
-
-
工作内容与编制
-
岗位设置 :支教、支农、支医、帮扶乡村振兴四类。
-
服务期限 :通常为2年,期满后自主择业并享受优惠政策。
-
编制政策 :部分岗位提供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编制,具体以当年官方公告为准。
-
当前政策要点(2025年最新)
-
招募规模 :结合需求调整,2025年计划选派约3.2万名大学生。
-
地域范围 :全国范围内开展,广东、山东、湖北等省份已发布具体公告。
-
报名时间 :预计2025年3月左右发布官方通知。
总结
三支一扶政策自2006年启动后,经历了多次调整与优化,形成了覆盖全国、分阶段实施的体系。2025年作为新一轮计划的实施阶段,进一步加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基层就业支持力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