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河曲县编制改革以“精简机构、优化效能”为核心,通过党政机构合并、事业编制核减、人员分流等举措,实现财政年节约1.33亿元,成为全国人口小县改革的标杆案例。
-
机构整合与编制精简
河曲县将36个党政机构压缩至22个,领导职数从135名减至114名;186个事业单位整合为40个,事业编制从1964名核减至659名,精简比例达66%。改革后形成“大经济”“大农业”等宽职能架构,解决职能重叠问题,如农田建设由多部门分管改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统一统筹,政策落实效率显著提升。 -
人员分流与激励机制
对超编的903名事业人员,采取跟班学习、担任村(社区)主干、综治网格员等方式重新配置。同时建立“实绩档案+考评”体系,提拔重用17名干部,表彰30名优秀人员,对履职不力者免职3人,强化奖惩导向。55岁以上科级干部通过职级晋升退出领导岗位,纳入“干部周转池”参与专项工作。 -
财政与民生效益
改革后县直部门公用经费年减少1050万元,财政供养人员支出年降1.33亿元,资金更多投向民生领域。通过“退三进一”(退休3人新增1人)政策逐步压缩编制,结合自然减员,长期缓解财政压力。
河曲县改革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:以效能提升为目标,平衡机构精简与人员安置,最终实现政府轻装上阵、服务升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