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亮为什么后期不帮刘备了

诸葛亮后期未全力助刘备一统天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
  1. 性格差异与信任度变化

    • 刘备与诸葛亮在性格和政治目标上存在差异。刘备后期更倾向于让法正、庞统等主张他称王称帝的谋士随军,而将诸葛亮留在后方处理内政。
    • 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度可能因某些事件或决策而发生变化,不再完全依赖诸葛亮的军事才能。
  2. 战略失误与用人失察

    • 诸葛亮在战略规划上存在失误,如《隆中对》中提出的跨有荆、益两路出兵北伐的策略,因荆州地理位置特殊且易引发孙刘矛盾,导致荆州失守,北伐路线受限。
    • 用人失察,如让骄傲轻敌的关羽守荆州,导致荆州失守;以及在街亭之战中误用马谡,导致北伐失败。
  3. 实力悬殊与人才凋零

    • 蜀汉与曹魏实力悬殊,蜀汉人口有限、兵源补充困难、物资匮乏,难以长期支撑战争。
    • 蜀汉后期人才凋零,难以涌现如前期般的卓越人才,导致诸葛亮在军事指挥和政治治理上缺乏有力支持。
  4. 北伐困境与内部分歧

    • 诸葛亮多次北伐面临诸多难题,如蜀道艰难、粮草运输不便等,影响战局。
    • 蜀汉内部存在不同声音,部分官员反对连年征战,影响北伐决策与执行。
  5. 个人才能与角色定位

    • 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和治军才能高于军事才能,更适合处理内政和后勤事务,而非直接指挥作战。
    • 刘备可能根据诸葛亮的才能和角色定位,将其留在后方处理内政和后勤事务,而非带其出征。
  6. 家庭因素与避嫌考量

    • 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在孙权帐下任职,为避免在战场上与兄长对战的尴尬局面,诸葛亮选择不参与攻打孙权的战争。

这些因素共同作用,导致诸葛亮在后期未能全力助刘备一统天下。

本文《诸葛亮为什么后期不帮刘备了》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!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fudaoke.com/exam/3115780.html

相关推荐

诸葛亮死前最想杀死的人

关于诸葛亮临终前最想杀死的人,需结合历史记载与文学作品分析: 结论 :历史记载中诸葛亮未明确提及要杀魏延,这一说法主要源于《三国演义》的虚构情节。真实原因可能与魏延的军事才能和性格特点有关,但具体动机存在争议。 详细分析 : 历史记载的真相 根据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,诸葛亮临终前并未在遗书中提及杀魏延的意图,反而对魏延表示信任,希望其继续辅佐蜀汉

2025-05-15 计算机类考试

刘备死前在何处托孤于诸葛亮

​​刘备在临终前于白帝城(今重庆奉节)永安宫托孤于诸葛亮,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“白帝城托孤”,其核心在于刘备以“君才十倍曹丕”的极高评价,将蜀汉政权与幼子刘禅的未来全权托付,并留下“若嗣子可辅,辅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”的震撼遗言,成为千古君臣典范。​ ​ 白帝城托孤的背景与夷陵之战密不可分。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发动伐吴之战,却在猇亭遭遇陆逊火攻惨败,退守白帝城后一病不起。此地原名鱼复

2025-05-15 计算机类考试

庞统为什么说刘备被诸葛亮骗了

庞统在临终前曾对刘备说:“你被诸葛亮给骗了。”这一说法虽然出自《三国演义》,但背后却蕴含着庞统对诸葛亮战略意图的深刻质疑,同时也折射出蜀汉内部复杂的政治博弈。 庞统与诸葛亮的关系 庞统和诸葛亮同为刘备的重要谋士,两人分别以“凤雏”和“卧龙”著称,能力不相上下。两人性格和处事风格截然不同:庞统性情急躁,主张速战速决;诸葛亮则更为谨慎,强调稳扎稳打。这种差异在刘备集团内部引发了微妙的关系张力。

2025-05-15 计算机类考试

刘备晚年想除掉诸葛亮是真的吗

刘备晚年想除掉诸葛亮的说法缺乏确凿的历史证据支持 ,更多是基于对历史事件的主观解读。尽管一些记载和传说中暗示了这种可能性,但这些往往经过后人的艺术加工与演绎。 刘备在临终前确实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确保权力平稳过渡给儿子刘禅,其中包括托孤于诸葛亮,并同时任命李严为副手以制衡诸葛亮的权力。这表明刘备对于诸葛亮的权力有着一定的防备心理,但他同样深知诸葛亮对于蜀汉的重要性及其忠诚度

2025-05-15 计算机类考试

刘备死前对诸葛亮说的是什么话

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的嘱托堪称千古名句,核心内容包含三个关键点 :①明确授权诸葛亮可取代刘禅自立为帝("如其不才,君可自为成都之主");②高度肯定诸葛亮才能远超曹丕("君才十倍曹丕");③展现帝王临终托孤的权谋智慧(通过公开表态预防权臣篡位)。 一、遗言的核心表述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,当着李严等重臣的面握住诸葛亮的手说:"若嗣子可辅则辅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为成都之主"

2025-05-15 计算机类考试

刘备死前对诸葛亮说谁不能重用

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说 马谡不可重用 ,但诸葛亮未听从其劝告,最终导致街亭失守和北伐失败。具体信息如下: 核心结论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明确告诫诸葛亮,马谡虽博学但“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”,并强调需谨慎考察其能力。 背景与原因 刘备对马谡的评价基于实际战力与战略执行能力的不足。马谡虽擅长谋略(如七擒孟获),但缺乏实战经验,尤其在街亭之战中独断专行,导致失守。

2025-05-15 计算机类考试

赵云临终遗言有多可怕

​​赵云临终遗言“北伐!北伐!”的可怕之处,在于它既是老将壮志未酬的悲鸣,也是蜀汉政权内部矛盾的集中爆发,更成为诸葛亮后半生无法挣脱的精神枷锁。​ ​这一声呐喊不仅揭示了赵云对刘备未竟事业的执念,还暴露了蜀汉北伐战略的致命缺陷,甚至间接加速了诸葛亮的自我消耗式北伐。 ​​个人悲剧与时代困局的共振​ ​ 赵云一生为蜀汉征战,却因“降将”身份始终未获刘备完全信任

2025-05-15 计算机类考试

历史上真有诸葛亮这个人吗

​​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其人,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杰出政治家、军事家和发明家,其真实性与贡献被《三国志 》等正史明确记载,但民间传说与文学演绎(如《三国演义 》)中的“神机妙算”形象存在艺术夸张。​ ​ ​​正史中的诸葛亮​ ​ 诸葛亮(181年—234年)字孔明,号卧龙,山东琅琊人,早年隐居南阳,因刘备“三顾茅庐”出山辅佐。他提出《隆中对 》战略,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,任丞相后推行法治、屯田政策

2025-05-15 计算机类考试

诸葛亮一生最痛恨的人

根据权威信息源综合分析,诸葛亮一生最痛恨的人是 孟达 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 核心结论 多个高权威性来源明确指出,孟达是诸葛亮最痛恨的人,主要源于公私矛盾,包括孟达在关羽失荆州事件中的行为及后续投降曹魏的背叛。 关键矛盾点 公仇 :孟达在关羽围樊城、襄阳时因不发兵救援而触怒刘备,后投靠曹魏并反叛蜀汉,导致蜀汉失去荆州和上庸城。 私仇 :有说法称诸葛亮的姐姐可能死于孟达的攻城战

2025-05-15 计算机类考试

诸葛亮有娶了几个老婆

诸葛亮一生只娶了一个妻子,她就是黄月英。 1. 黄月英的身份背景 黄月英是荆州沔南白水(今湖北襄阳)人,其父黄承彦是当地名士。她虽以“黄月英”闻名于后世,但本名并无明确记载。黄月英不仅出身名门,且才智过人,尤其在机关术数方面颇有造诣。 2. 诸葛亮的婚姻选择 诸葛亮选择黄月英为妻,并非仅仅因为她出身显赫,更是因为她的才华与智慧足以与他相匹配。在三国时期,诸葛亮以“一夫一妻”制闻名,从未纳妾

2025-05-15 计算机类考试

关羽墓中的两具女尸是谁

关羽墓中的两具女尸身份经考古研究证实,​​并非民间传说的貂蝉或妻妾,而是古代盗墓贼​ ​。这一结论通过科学手段(如碳十四定年法)和墓葬结构分析得出,揭示了历史真相与传说间的巨大差异。 ​​科学鉴定推翻传统猜测​ ​:两具女尸的死亡时间早于被埋入墓中的年代,排除了她们作为关羽亲属或侍从的可能性。考古专家发现其遗骸位置与穿着均不符合陪葬礼仪,反而与盗墓行为特征吻合。 ​​民间传说的谬误​ ​

2025-05-15 计算机类考试

诸葛亮最痛恨哪位女人

​​诸葛亮一生最痛恨的女性是祝融夫人​ ​。作为南蛮王孟获的妻子,她不仅武艺超群(连赵云都难以取胜),更以智谋多次挫败诸葛亮的军事计划,最终迫使诸葛亮使用不光彩的手段才将其生擒。​​这场交锋暴露了诸葛亮罕见的失态与无奈​ ​,成为其军事生涯中极具争议的一页。 ​​祝融夫人的威胁性远超预期​ ​。她擅长飞刀百发百中,曾生擒蜀汉大将张嶷、马忠,甚至识破诸葛亮的诱敌之计

2025-05-15 计算机类考试

诸葛亮十大超级预言

诸葛亮被广泛认可的预言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,其中部分预言因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的结合,被赋予了神秘色彩: 一、关于个人命运的预言 儿子诸葛瞻难成大器 诸葛亮在信中评价儿子诸葛瞻“早熟难成器”,最终因轻敌战死,验证了这一预言。 自己结局的隐喻 民间传说中“无力回天,鞠躬尽瘁”暗指其一生忠诚却难挽蜀汉覆灭的命运。 二、对历史大势的预判 三国鼎立格局的预言 《隆中对》中诸葛亮精准分析天下三分之势

2025-05-15 计算机类考试

吕布死后谁占了貂蝉

​​吕布死后,貂蝉的最终归属在正史中并无明确记载,但野史和文学作品中存在多种说法,主要包括被曹操收编、赐予关羽后自尽、出家为尼或隐退等版本​ ​。这一谜团因史料缺失而众说纷纭,但核心争议围绕“权力接管”与“名节保全”展开。 ​​曹操收编说​ ​ 吕布败亡后,貂蝉作为战利品被曹操带回许昌。曹操素有收纳他**妾的记载(如邹氏、杜氏),野史称貂蝉可能被其纳入府中,或用于政治笼络

2025-05-15 计算机类考试

诸葛亮墓为什么没人敢盗

诸葛亮墓之所以历经1700多年从未被盗,主要归因于其独特的薄葬传统和诸葛亮在历史中的崇高威望。这种未被盗掘的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: 1. 薄葬传统:无陪葬品 诸葛亮生前崇尚节俭,遗命薄葬,要求墓穴“因山为坟,冢足容棺,敛以时服,不须器物”。据《三国志》记载,诸葛亮曾上表后主刘禅,说明自己一生清廉,无多余财产,因此葬礼也从简。这种薄葬方式使得墓中无金银珠宝等陪葬品,自然不会吸引盗墓贼的光顾

2025-05-15 计算机类考试

诸葛亮墓到底有多可怕

诸葛亮墓历经1700年无人敢盗的原因 诸葛亮墓,即武侯墓,位于陕西勉县定军山下,自下葬至今已历经1700余年,却始终无人敢盗。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 机关重重,无人敢入 : 诸葛亮精通五行八卦机关术,其墓穴可能设有重重机关,盗墓者不敢轻易尝试,担心有进无出。 传说明朝宰相刘伯温曾试图盗墓,但被墓中的巧妙机关所吓退。 墓中无宝,无利可图 : 诸葛亮一生清廉,两袖清风,其陵墓中并无值钱的陪葬品

2025-05-15 计算机类考试

诸葛亮临死前最诡异的事

诸葛亮临死前最诡异的事 莫过于他试图通过七星灯续命却因魏延的无意闯入而失败,这一事件不仅充满了神秘色彩,还深刻影响了三国的历史走向。这起事件反映了古代对于天象与人事紧密相连的信仰,同时也展示了诸葛亮作为一位战略大师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奈与挣扎。 一、七星灯续命仪式 诸葛亮在北伐途中病重,为了延续生命完成未竟之功,他决定进行一场名为“七星灯”的神秘仪式。此仪式需要七日内主灯不灭

2025-05-15 计算机类考试

谁盗诸葛亮的墓被诸葛亮算出来

​​盗诸葛亮墓的人最终被诸葛亮生前布下的机关和计谋所困,无一成功。​ ​ 历史记载,诸葛亮临终前精心设计陵墓,利用地形、机关和疑冢迷惑盗墓者,甚至通过心理战术让盗贼自投罗网。其墓至今未被发现,更印证了他“神机妙算”的传说。 诸葛亮深谙奇门遁甲,陵墓选址隐秘且暗藏玄机。相传他曾下令四人抬棺南行,绳断处即葬地,但四人中途力竭,草草掩埋后被杀灭口,真实位置成谜。后世盗墓者多次搜寻,要么迷失方向

2025-05-15 计算机类考试

诸葛亮尸骨容貌复原图

​​诸葛亮尸骨容貌复原图首次公开:身高1.84米、面如冠玉的“三国第一谋士”真实样貌曝光!​ ​ 最新科技复原显示,诸葛亮不仅拥有​​魁伟挺拔的身材​ ​(汉代八尺约合1.84米),更以​​“面如冠玉”的俊美五官​ ​和​​羽扇纶巾的儒雅气质​ ​成为跨越千年的颜值标杆,其复原形象颠覆了传统影视剧中单一智者形象,展现智谋与外貌并重的历史真实。 ​​身高与体态​ ​:史料明确记载诸葛亮“身长八尺”

2025-05-15 计算机类考试

诸葛亮墓真实墓地被挖了吗

诸葛亮墓真实墓地至今未被正式考古发掘,现存陕西汉中定军山的武侯墓为历代修缮的纪念性陵寝 。根据现有史料和现代考古勘查,墓室主体结构保存完整,未发现官方记载的挖掘记录,其内部状态仍为历史谜团。 历史记载与现状 史书《三国志》明确记载诸葛亮遗命“葬汉中定军山”,现存墓园为明清时期修缮的纪念性建筑群。墓冢高5米,周长60米,外围有护墓林及历代碑刻,墓室位置未进行破坏性勘探

2025-05-15 计算机类考试
查看更多
首页 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