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核心方面,涵盖目标定位、教学方式、学生发展及课程管理:
-
以学生发展为核心
-
核心理念为“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”,强调尊重学生个性差异,关注其全面发展(包括知识、情感、实践能力等)。
-
体现为“发展人”“独特人”“独立意义人”的学生观,承认学生的发展潜力和独特性。
-
-
三维目标与综合课程
-
教学目标采用“知识与技能、过程与方法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”三维结构,注重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塑造。
-
课程设置强调综合化、开放性,整合学科内容与社会实践,培养综合视角与创新能力。
-
-
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学习方式
- 通过自主学习、合作探究和体验实践,激发学生主动性、创造性和问题解决能力,适应社会发展需求。
-
素养导向与评价改革
-
以核心素养(如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等)为导向,建立过程性评价体系,促进学习与发展的良性互动。
-
改革考试制度,注重能力与素养的考查,而非单纯的知识记忆。
-
-
三级课程管理与校本开发
-
实施国家、地方、学校三级课程管理,增强课程适应性,促进学校特色发展。
-
鼓励校本课程开发,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,体现课程动态性。
-
总结 :改革围绕“以人为本”展开,通过目标优化、方式创新、评价改革及管理完善,实现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、个性发展的转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