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政策以深化育人方式为核心,围绕课程体系优化、教学方法创新、评价体系改革及资源保障等方面展开,具体如下:
一、核心改革方向
-
课程体系优化
-
基础学科强化 :语文、数学、英语等基础学科注重知识运用与思维训练,语文增加传统文化阅读比重,英语强化听说读写均衡发展。
-
跨学科融合 :推广STEM教育、人文与科学结合课程,鼓励跨学科项目式学习,提升综合分析能力。
-
拓展课程设置 :新增人工智能、编程等实用课程,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。
-
-
教学方法创新
-
启发式与探究式学习 :倡导主动思考、小组合作及项目制学习,增强实践性与趣味性。
-
多样化教学手段 :结合信息技术与现实场景,提升课堂互动与资源利用效率。
-
二、评价体系改革
-
多元化评价 :纳入学业水平、综合素质(含创新作品、社会实践等),弱化单一分数考核。
-
过程性评价 :关注学习过程与反馈,及时调整教学策略。
三、资源保障与实施保障
-
政策支持 :设立课程改革实验区、实验校,探索特色课程建设模式,推动教育公平。
-
师资建设 :提高教师学历门槛(如幼儿教师需全日制本科),加强专业培训与考核。
-
区域均衡 :加大偏远地区教育投入,通过资金分配、设备更新保障资源均衡。
四、考试与招生调整
-
中考改革 :侧重思维能力、综合运用能力考查,减少偏题怪题,杜绝“鸡娃”现象。
-
招生优化 :推行“智慧招生”,落实就近入学政策,整治“掐尖招生”。
以上改革旨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,通过系统性调整实现从“育分”到“育人”的转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