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需从源头管控、监管机制、技术支撑等多方面入手,具体措施如下:
一、强化生产源头管理
-
推广生态农业 :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,建立有机农业示范区,推广生物农药和低毒低残留农药。
-
投入品管控 :禁止高毒农药,加强种子、肥料等投入品检测,建立供应商评价制度。
-
产地环境治理 :监测土壤、水源污染,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,确保生产环境达标。
二、完善监管与追溯体系
-
法律法规与标准 :修订农兽药残留标准,制定产地准出分类监管办法,强化质量安全风险监测。
-
全程追溯 :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,覆盖生产、加工、流通各环节,确保问题产品可追溯。
-
市场准入与执法 :实施市场准入制度,严打禁用药物使用和残留超标行为,推广速测技术保障“最初一公里”质量。
三、提升加工与流通环节质量
-
加工标准化 :建立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,推广自动化设备,严格原料检验。
-
储存与运输 :实施温度/湿度控制,采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,确保产品新鲜度。
四、技术支撑与品牌建设
-
大数据与监测 :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,提高监测覆盖面。
-
品质提升 :开展品种培优、标准化生产,发展绿色/有机食品,加强地理标志保护。
五、社会宣传与公众参与
通过培训、宣传车、流动宣传等方式普及质量安全知识,提高消费者认知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