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高考考三天,核心原因是全国推行“3+1+2”新高考模式,选考科目增加导致考试时间延长,同时兼顾气候适宜性与考务资源优化。
-
考试科目改革
新高考模式中,除语文、数学、外语3门统考科目外,考生需在物理/历史中选1门,再从化学、生物、政治、地理中选2门。选考科目数量增加,需分批次安排考场,避免时间冲突。例如,6月9日专门用于化学、地理等再选科目考试,确保每科有独立时段。 -
全国统一命题与地方协调
教育部要求各省统考科目时间一致,但选考科目由地方自主命题。延长至三天可平衡全国与地方考试安排,如山东、云南等省将再选科目分散在6月8日-9日,避免压缩阅卷和录取周期。 -
气候与考务优化
6月上旬全国平均气温较7月低3-5℃,更利于考生发挥。三天考试可减少单日考场压力,例如“双安检”系统需更多时间核验,分散考试可降低拥堵风险。
提示: 考生需关注本省具体科目时间表,如外语听力是否在笔试前进行,选考科目是否跨天安排,合理规划备考节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