持有残疾证不仅可以上大学,而且受法律保障享有平等教育权! 我国《高等教育法》明确规定高校不得因残疾拒绝录取符合标准的学生,2023年全国已有10万余名残疾大学生在读,每年约3万人通过普通高考或单招进入高校,包括清华、中传等顶尖学府。关键亮点:法律强制保障入学权、23所院校提供单招通道、1.1万考生享高考便利措施、多地提供专项助学补贴。
残疾学生上大学主要通过两种途径:一是参加普通高考,高校不得以残疾为由拒录(需符合专业要求);二是报考23所特殊教育院校的单招考试,专为视障、听障等群体设置。例如,内蒙古视障学生通过盲文试卷考入高校,截肢学生赵德煜考入中国传媒大学硕士。
高校需为残疾考生提供合理便利,如盲文试卷、延长考试时间、免试外语听力(听障考生)等。2023年高考中,1.1万余名残疾考生享受了这类支持。专业选择上,除部分需特定身体条件的专业(如色盲限制设计类),绝大多数专业对残疾学生开放。
多地推出残疾大学生资助政策,如山东邹城市对本科新生一次性补助6000元,山西为贫困残疾生提供每年5000元助学金。需注意,申请通常需提供残疾证、录取通知书及学费凭证,且不同地区政策细则差异较大。
残疾证是平等教育的通行证,而非障碍。建议考生提前咨询目标院校招生要求,关注本地残联和教育部门的最新补助政策,充分利用法律与政策支持实现大学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