残疾人联合会(残联)是覆盖全国五级行政区划的人民团体,其级别体系为:国家级(中国残联)为副部级单位,省级对应正厅级,地市级正处级,县级正科级,乡级为基层执行机构。核心职能可概括为“代表、服务、管理”三大方向,通过法律授权和政府委托开展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。
-
组织性质与级别划分
残联并非政府机关,而是由国家法律确认、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人民团体。中国残联在行政序列中享受副部级待遇,理事长通常为副部级干部;地方各级残联与同级政府部门平级,如省级残联理事长为正厅级,县级为正科级。这种分级体系确保了残疾人事务在各级行政层级的有效覆盖。 -
五级组织架构与职能
从中国残联到乡级残联共五级,各级均设代表大会(最高权力机构)、主席团(决策机构)和执行理事会(日常办事机构)。例如,县级残联执行理事会负责落实助残政策、康复服务等具体事务,而中国残联则统筹全国性政策制定与国际合作。 -
法律依据与运行机制
依据《残疾人保障法》及章程运作,接受政府委托并动员社会力量。例如,全国助残日(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)即由残联牵头组织,体现了其“代表残疾人共同利益”的法定职能。
总结来看,残联的级别设置与其职能深度绑定,既保障了残疾人权益的垂直管理效率,又通过人民团体属性强化了社会参与。如需了解具体地区的残联服务,可直接咨询当地民政部门或残联官网。